許願池(Fontana di Trevi)
在參觀了梵諦岡後(預計下篇介紹)咱們來到了羅馬的''超芭樂級''景點-許願池,自從奧黛莉赫本這位比利時的國寶美女在這拍了部羅馬假期後,似乎沒來這丟顆銅板就如同沒來過羅馬一樣!於是咱們在導遊的一聲令下,開始在人潮湧動的水池邊伺機尋覓空隙,並在吉普賽人與東歐扒手集團的密集敵火下展開''丟丟銅作戰任務''!
← 咱們家女王野戰投擲兼許願之英姿!(在這強烈建議有打算去羅馬丟銅板的朋友們!帶個1元台幣的銅板去丟比較划算,反正老天也沒規定許願時一定要丟歐元!想當初小弟和女王翻半天才找到2枚25CENT的歐元,這可是值台幣10元勒!真是貴傷傷啊!)
由於許願池廣場上的人實在太多,加上扒手也是數一數二的密集,且小弟的18-55mm的KIT鏡又不夠廣角,沒法入全景,電池又快沒電,所以就決定不拍囉!(看倌啊!去義大利一定要帶顆廣角鏡啊!尤其在羅馬!...捶胸頓足中)
值得一提的是廣場右方有間奧黛莉赫本小姐嚐過的冰淇淋店,裡有好吃的冰淇淋和批薩喔!
恐怖喔!水池邊滿滿都是人,來到這麻煩各位一定要把包包往前背,這裡雖然是情人們浪漫的天地,更是羅馬扒手們賺錢的天堂!
接下來又要跟google借個全景圖囉!
許願池全景圖-圖片取自www.absolutitalia.com/la-fontana-di-trevi-en-roma
許願池(Fontana di Trevi)原為古羅馬水道起點,相傳阿格利巴(就是第一位蓋萬神殿的那個大將)遠征回國後,有一位少女將人馬疲憊的大軍引至這飲水,從此這裡就一飲成名了!到了西元1450年教宗尼古拉五世規劃於此建造噴泉,惟至西元1733年始由建築師尼古拉沙維(Nicola Salvi)動工建造,西元1762年竣工開幕,噴泉以洛可可式的海神宮(Palazzo Poli)為背景,中央為站在貝殼馬車上的海神Neptune雕像,其腳邊兩旁則各雕有一駕馭馬車的海騎士,而海神兩旁的雕像則為象徵富裕和健康的女神,屋頂中央凸出部有梵諦岡徽飾,其下方則雕有四季女神,由於許多情人來此許願,故又名幸運噴泉。
許願池上方的華麗細部,圖中四根科林斯柱頂平台上的雕像即為象徵春夏秋冬的四季女神,而最頂部則是梵諦岡的盾徽 。
西班牙廣場(Piazza di Spagna)
離開了許願池後,穿過了不知凡幾的大街小巷,突然抬頭看到了西班牙的的國旗,想必另一個''超芭樂級''景點-西班牙廣場應該就在不遠的前方吧!
西班牙國旗的所在地,也是西班牙廣場名稱之由來-前西班牙大使館:西班牙宮(Palazzo di Spagna),由牆上的盾徽可知,目前本棟建築為教廷所有!-圖片取自http://www.romeartlover.it
在西班牙宮的斜前方有棟懸掛梵諦岡國旗的建築-宣教宮(Palazzo di Propaganda Fide)(不曉得是否這樣翻,如有教會朋友知曉其正式譯名,還煩請指正!),相傳當初耶穌會傳教士們都是在此銜命出洋宣教的,所以說利瑪竇等人應該都有來過這吧!這樣的歷史好物當然要拍照存證囉!
在宣教宮的正前方為教宗庇護九世(Pius Ⅸ)於西元1857年所立的聖母無染原罪信條紀念圓柱(Colonna dell' Immacolata)其柱頂為聖母青銅像,而基座四方則各刻有一先知雕像(圖中為以賽亞(Isaiah)、左方為大衛(David)、右方為以西結(Ezechiel),後方為摩西(Moses))
距紀念柱幾步之遙的地方就是鼎鼎大名的西班牙廣場(Piazza di Spagna)囉!
西班牙廣場(Piazza di Spagna)主要是由西班牙階梯(Scalla di Spagna)、山上的聖三一教堂(Trinita' dei Monti)、破船噴泉(Fontana della Barcaccia)及濟慈.雪萊紀念館(Keats-Shelley Memorial House)所組成。
其中西班牙階梯係沿蘋秋丘(Pincio)斜坡所築之波浪狀階梯,計有137階,屬洛可可風格;山上的聖三一教堂(即圖中有著雙塔,前方置有埃方尖碑的建築)則為哥德式,有趣的是這兩棟建築都是法國所建,在義大利的土地上有著法國政府出資興建的建物,然後命名為西班牙,可以想見在17-19世紀的義大利是多麼的混亂啊!
在西班牙階梯下方的破船噴泉(Fontana della Barcaccia)-為巴洛克雕塑大師杰內.羅倫佐.貝里尼(Gian Lorenzo Bernini)和他同樣精於雕刻的老爸佩卓.貝里尼(Pietro Bernini)所共同完成傑作-其設計靈感來自於某次台伯河氾濫時被洪水沖到此地之漁船,並巧妙的配合此地較低的水壓,以涓涓細流的形式雕刻出四處漏水的破船,藉此紀念渡過洪禍的羅馬人民!
由山腳下面對西班牙階梯的右側那棟粉色建築為濟慈.雪萊紀念館(Keats-Shelley Memorial House)-係紀念在此長眠的英國詩人濟慈(據說是英年早逝,致於雪萊則是另一位詩人,當時這棟建築可是歐洲詩壇的重鎮!是故收藏了不少當時重量級詩人的原稿,不過導遊在介紹這些時,小弟正好和女王在逛路邊攤,當然也就沒給他拍照存證囉!)-圖片取自維基百科
再來一張由破船噴泉拍西班牙廣場(可惜廣角端只有28.8mm,無法全部入鏡呀!唉!應該要早點買15-85mm的說)
來到了這浪漫的廣場就不得不提位於廣場正前方的康多提大道(Via Condotti)-別看這條像是防火巷的“大道”,可是會讓小朋友大量出走的敗家天堂啊!舉凡看倌叫得出名字的義大利名牌,這條街通通有賣,所以說-要撐住啊!(當然,在這,小弟和女王是暫時的撐住了,哈!)當然除了名牌外,這裡還有一間聞名遐邇的咖啡館-開設於1760年的希臘咖啡館(Caffe' Greco)
這篇生了好久,終於是虎頭蛇尾的給他完工了
接下來就是要寫梵諦岡囉!